美學筆記|柏拉圖美學、Hume美學、康德美學|台大生命教育美感素養與生活美學筆記心得

美學在哲學系課程算是專業課程之一,後來看到在dcard討論板上很多人都會問台大美學課好不好上之類,這次在台大生命教育課程是由黑羊大大上課,也有劉亞蘭教授一起授課,黑羊大大也是很多同學的偶像,課程當中有很扎實的課程也有服裝審美搭配走秀的趣味性課程,真的是讓大家留下許多深刻美好的課堂回憶。更多台大生命教育課程紀錄分享請點此

美感素養課程綱要:

本課程在生命教育五大核心素養的「價值思辨」之下探討有關生活美學的課題。首先思辨美的價值,包括美是否為人所值得追求的價值,甚至是否足堪作為人生之終極價值;美與真、善等價值之間的關係等等。其次認識生活中多元多樣的美感經驗,學習接納並包容各種不同的品味;於此同時,也嘗試一些五感的體驗。最後,在經歷不同的美感經驗後,為免落入審美的相對主義,需要反思審美的標準與普遍性的問題,進一步把生活美學與生命價值連結起來,形成具有深度的美感素養。

 

美感素養主要教材:

1. Herwitz, Daniel, Aesthetics: Key Concepts in Philosophy,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08
2. 朱光潛,《談美》,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0
3. 休姆著,楊適等譯,《休姆散文集》,臺北:志文出版社,1990
4. 英伍德著,劉華文譯,《海德格爾》,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5. 柏拉圖著,王曉朝譯,《柏拉圖全集》卷二,臺北:左岸文化,2003
6. 亞里士多德著,姚一葦譯,《詩學箋註》,臺北:國立編譯館,1989
7. 康德著,李秋零譯,《判斷力批判》,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9
8. 黑格爾著,朱光潛譯,《美學第一卷》,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22
9. 楊祖陶,黑格爾《精神哲學》指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10. 蔡偉鼎,《海德格》,臺中:東梅大學出版中心,2019

11. 劉亞蘭,《硬美學》,臺北:三民書局,2020

美學課程內容:

美的價值思辨(一) 楊植勝 2, 5, 11

美的價值思辨(二); 隨堂作業(一) 楊植勝 4, 6, 10, 11

多元多樣的美感經驗 劉亞蘭 楊植勝

美的五感體驗(一) 楊植勝 無

美的五感體驗(二); 審美標準的問題

美感的普遍性與必然性;

美學與生命的價值

1 Aristotle, Aristotle’s Poetics. Translated by S. H. Butcher. Taipei: Bookman Company,1999
2. Hegel, G. W. F., Aesthetics: Lectures on Fine Art, Volume 1. Translated by T. M. Knox.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3. Heidegger, Martin, Being and Time. Translated by John Macquarrie & Edward Robinson.SCM Press Ltd., 1962
4. Hume, David, Selected Essay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5. Kant, Immanuel, Analytic of the Beautiful. Translated by Walter Cerf. Indianapolis, NewYork: The Bobbs-Merrill Company, 1963
6. Plato, Dialogues on Arts and Aesthetics. Translated by Benjamin Jowett.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1871

7. 尼采著,周國平譯,《華格納事件》,臺北:花田文化公司,1999
8. 楊植勝,〈論休姆美學進路的幸福〉,載於《生命教育研究》第十四卷第一期,國
立臺灣大學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頁 123-144,2022 年六月

美感生活課程大綱

課程主題 1 美的價值思辨(一)

1) 課程介紹與自我介紹
2) 「美」的價值與其他價值的區別(柏 pp. 321-324, pp. 585-601,朱 pp. 14-21,劉 pp.83-87)
3) 對「美」的價值的思考(柏 pp. 245-252)

上課筆記:柏拉圖理想國美的理型-劉亞蘭教授硬美學第五章

柏拉圖的美學課程筆記|理想國對詩人的看法 為什麼要把詩歌驅逐出理想國

課程主題 2 美的價值思辨(二)

1) 「美」的價值與「真」的關聯(亞 p. 86, pp. 88-90,蔡 pp. 32-41,英 pp. 61-65, 155-163)
2) 「美」的價值與「善」的關聯(亞 p. 67, pp. 70-75,劉 pp. 90-99)
3) 隨堂作業:「我對美的價值的思辨」

課程主題 3 多元多樣的美感經驗

1) [劉亞蘭]從賽博格(Cyborg)到生物藝術的發展
2) 「品味」的辯論比賽

課程主題 4 美的五感體驗(一)

1) 建築美學欣賞
2) 自然的五感體驗
3) 隨堂作業:「我的一個感官體驗記敘」

課程主題 5 美的五感體驗(二);審美標準的問題

1) 音樂美學欣賞
2) 休姆的審美標準討論(休:pp. 141-162)

課程主題 6 美感的普遍性與必然性;美學與生命價值的關係

1) 康德論美感的普遍性與必然性(康:pp. 6-9;Herwitz: pp. 67-68)
2) 黑格爾論自然美和藝術美(楊:pp. 165-169;黑:pp. 5-6)

 

康德論美感的普遍性與必然性課堂筆記

 

1120604黑羊大大上課筆記:

 

康德對美的看法-「美的必然性」

必然的愉悅、典範普遍性的通則。

老師說:理論的必然性就可以是一個通則。

愉悅可以分為理論必然性的愉悅或是實踐必然性的愉悅。

理論是有規則的、典範是沒有辦法指名的普遍規則。

 

康德要的是典範的必然性關於現實的娛樂就是作為一個實際上的事實,這個愉悅是沒有必然性的(是偶然的),康德所謂現實的愉悅。例如我喜歡吃澱粉,所以我吃到澱粉類的東西就會覺得愉悅,這個就是一個肉身的現實的愉悅。快適的東西,就是如此。

 

美並不只是現實的娛樂,現實的愉悅只是偶然的,在某些人、某些情況之下產生的。例如天氣沒有預報你也不知道為什麼但就突然下雨,下雨就是事實,這就是一個偶然的事實。

但美是一種必然的愉悅,必然的愉悅會不會同時也是現實的愉悅,有可能。

對康德來說,不然的愉悅必須要把你自己

道德具有一種必然性,但你不見得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如果你總是按造每種私人偏好,你可能永遠無法得到美的感受,所以美劇有必然性但不代表美能夠成為現實。這是美與快適的區別。

 

這沒有理論的必然性,理論指的是知識上的必然性(所謂知識上的必要性就像是1+1等於2)只要你怎麼樣然後就一定可以怎麼樣,這就像科學或者是公式。但康德認為美的必然性並不是這樣理論上的必然性,美也不是一種實踐上的必然性。所謂時間上的必然性就像是你非得如此不可,必然要這樣。

道德實踐上的必然性,就不是一般我們所謂的必然性。

 

這樣的道德必然性就會形成一個,道德上的命定,道德上的必然要求你必須這樣。必然常常用道德的聲音來說,就是「你應當」

第十九節,就是在講「應當。」

第19節就是在告訴我們,美的應當和道德的應當是不一樣的。道德的應當是在講實踐,在實踐上要求你必須這樣做的應當,但美的應當並不是這樣,美的應當是一種感受。你的感受和我的感受一樣的時候,所以你應當也可以感受到。這是美的應當,這是沒有道德的命令,這就是康德說,當你可以在這個裡面感受到美的時候我也相信你應該可以。這是他所為典範的必然性。

所謂典範,就是一種例子。我竟然在這裡得到一種美的感受,我只是一個例子,但我相信每個人也都可以感受到這樣的美,康德認為這裡面是有必然性的,而且是建立在主體之上的必然性,因為你跟我都是人,我們都有相同的能力,我們都能感受到美的能力。

 

 

道德判斷的應當和品味判斷的應當,有什麼不同?

康德的道德是一種戒令,道德上的應當就是一種強迫,你非這樣做不可,但審美上的應當就不是這樣了。審美的應當指的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跟我是一樣的,所以你應該也可以感受我的感受。

他的必然性是在這樣的意義之下。

 

品味判斷的必然性是有條件的

品味判斷的必然性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是在主體上從20節到22節都是在講特殊性,康德使用的共通感p.79第四行、第五行的地方。所謂共同感在西方的語言常常看到,就是一個拉丁文,就像是英文的common sense。康德認為不能把它理解為常識,Common是共同的,你有我也有他也有。在理性和感性做區分的時候,我們都認為理性是大家共同的東西。但亞里士多德人是理性的動物,

席勒和康德

現在康德認為每個人都有相同的感性,這個感性就是審美的觀念,就我們所謂的快適。兩個人一樣只是現實上剛好巧合而已,回到最初的意義,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共同的感受,在這個地方康德讓審美這件事有了一點道德的含義在。這個道德的含義代表我們有共同的感覺,就像是兄弟或姊妹依樣,所以我不會去做侵害別人的事,因為當我侵害別人的時候你痛苦我也會痛苦,我能夠理解你的感覺,這就是共通感。原本共通感是跟審美有關,但共通感讓人產生進一步親密的感受。有人讀了康德判斷力批判就很感動,他認為康德判斷力批判隱含了四海一家的感動,席勒是一個很有名的文學家,很早就過世了。席勒和歌德是德國文壇雙傑,喜樂看了康德的判斷力批判之後,就做了歡樂頌,頌揚歡樂,所有的人都成為弟兄,當他在讀康德的時候,他談到人的感受、共鳴讓人緊密的連結再一起,在這這樣的連結讓人四海之內皆兄弟。席勒寫了一首很長的詩,也感動很多的人,貝多芬在第九號交響曲就弄了一個合唱團來唱這個交響曲。

 

延伸閱讀:

 

 

按讚加入粉絲團

延伸閱讀